把握时代脉搏,服务国家战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为国家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开展系列基础性重大科技攻关,倾力成果推广,为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提供科技支撑;打造享誉国内外的创新团队,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在林草新兴领域、重要攻关等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我国林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能。这是林草科技国家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肩负的重大责任和所作的重要贡献。
服务国家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以“两山”理论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思想,科学回答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10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平均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年产值由2001年的409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13万亿元,增长17倍。这是绿水青山带给人类的巨大财富。长期以来,中国林科院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开展基础性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以更多的研究成果和更大的技术突破,为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力推动了林业和草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8年10月27日,中国林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出席纪念大会并致辞,对中国林科院的改革发展、科研创新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张建龙说,中国林科院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各项工作,始终以解决林业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改革创新,潜心研究,刻苦攻关,在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基础设施完备、人才队伍优化、学科门类齐全、创新能力领先,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为我国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0年来,中国林科院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建院初期,迅速开展学科布局,参与规划全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全国科研协作,构建起了新中国林业科研体系,为我国林业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科研创新更是突飞猛进,取得多点突破,以ABT生根粉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为国家林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在重大计划立项和国家重要奖励中填补了多项林业科技空白。
世纪之交,紧跟国家战略调整,科研服务也由支撑木材生产为主向支撑生态建设为主转移,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技术支撑为切入点,率先开展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试点改革,切实发挥了在林业新兴领域、重要攻关方向上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林科院深入开展宏观战略研究,发挥了重要的行业智库作用;围绕保障木材安全,加快种业自主创新,使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林木育种中心之一;围绕生态安全,突破生态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林业生态工程高质量实施;围绕绿色发展,推进林产品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引领了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精准扶贫,加强绿色富民实用技术集成,有效支撑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碳汇林业关键技术研究,支撑了重要国际谈判和履约;围绕学科布局,不断加强条件平台建设,保障了科研创新的有序开展。2018年,以建院60周年为起点,中国林科院再次起航,为林草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一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中国林科院为依托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生态互联互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110个“国家创新联盟”中,中国林科院就有25个。中国林科院制订印发了《中国林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牵头编制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专题报告”“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十四五’战略研究报告”等多项科研报告;参与了“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预研工作以及“种业自主创新重大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技创新”等重大和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编制;承担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机制外联协调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以及启动了中国政府首个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援外项目“蒙古国戈壁熊技术援助”;建立了中国-中东欧中方林业科研教育联盟;完成了《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报告》和木库里沙漠科考,为《中国沙漠志》编撰提供了重要基础自然地理信息数据。培育绿水青山众所周知,在一些环境极度恶劣的地区,如干旱、盐碱、沙漠、高寒等地区,恢复植被覆盖率是解决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这些地区使用普通树种和常规方法造林,不仅投入巨大,而且成活率极低。
因此,通过科技突破,培育优势品种,创新造林方法,被视为植树造林、培育绿水青山的最佳途径。在培育青山绿水的领域,中国林科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许多树种在国内外广为栽种且影响深远,多项造林技术突破了环境恶劣的限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杨树是我国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树种,超过1亿亩,居世界之首。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林木育种团队针对三北地区干旱、盐碱地植树造林树种少、成活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以不同区域主栽品种为受体的抗逆、抗旱杨树转基因育种研究,培育出了生长及抗性表现优良的转基因杨树新品系,如“抗逆1号杨”“抗旱1号杨”等,不仅为中国干旱、盐碱地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优良品种,而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包括208份资源在内的黑杨核心种质库,创制出高世代种质517份,突破了杨树育种有效资源匮乏的瓶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青杨派种质资源保存库,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黑杨高世代育种群体奠定基础,为我国杨树的长期可持续育种提供基础性保障。落叶松广泛分布在我国16个省份,是我国针叶树中栽种区域最广的树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所在团队,创立了落叶松良种良法配套、模式目标协调的高效栽培技术,完善了人工林培育集成技术体系;创立了落叶松优良种质创制平台,提出了多途径育种和多级选育程序,制定了落叶松高效育种策略;成功揭示了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无性系杂交与花粉传播模式,选出两个父本贡献率高、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无性系,滚动进入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无性系,为广袤地区造林复绿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今后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荒漠化防治也是中国林科院培育绿水青山的重要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在毛乌素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造林成活率提高15%以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大尺度绿化工程改变环境质量的定量化指标,证明防护林能有效缓和大气蒸发力30%-40%,改变风沙流结构,减少风沙危害,对我国西北荒漠沙区改造及三北防护林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首次揭示了沙漠化发生规律,建立了荒漠化发生、发展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为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示范样板;首次发现覆盖度在15%-25%能够固定流沙机理,并总结形成了低覆盖度治沙原理,研发了一系列治沙新技术和新模式,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绿水青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年来,中国林科院持续发挥林业科技国家队的优势,为科学培育青山绿水注入新活力。仅2018年,就启动了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杨树、落叶松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研究”两个课题,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新成果;同时创新了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营建、多性状无性系选育等核心技术,全面推进了杉木良种选育与培育技术升级,推进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主库)筹建工作,并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完成了主库可研报告编制,目前已完成10个地方库网上信息登记工作。
保护绿水青山业界专家指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深入实施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尽快改善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绿水青山。同时,要通过技术突破,保护绿水青山。
围绕保障木材安全和绿色发展,不断提升树种材积,推进林产品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与消耗,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中国林科院开展的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首次系统开展了林隙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天然林动态干扰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理论框架和退化天然林的分类与退化程度评价指标与方法;研发了典型天然林重要珍稀濒危树种的保育技术、天然次生林林隙调控更新和生态抚育技术、天然次生林封育改造与结构调整技术和天然林区严重退化地的植被重建技术和天然林区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创建了天然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规划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南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中,首次提出的“三林”耦合海岸防护林带体系构建理论,形成了中低潮滩红树林-高潮滩半红树林-海岸基干林带的有机耦合林带,在华南沿海地区建成了万亩“三林”海岸防护林带;首创的红树林生态安全维持技术,阐明了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的生态机理,首次利用速生红树植物实现了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有效控制及红树林快速恢复重建,种植2-3年后,林下互花米草盖度由100%降低至0-15%。始于国家“五五”计划时期的杉木研究,建立了实施高效、协作紧密的全国杉木栽培及育种科学研究协作网,设计并引领全国杉木科技研究。近40年来,在杉木生长区区划、立地选择及评价、地理种源变异、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密度控制技术与经营数表研制、地力衰退与控制技术、优化栽培模式、高世代遗传改良与无性系选育、定向培育技术、速生丰产标准制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选育的良种材积遗传增益为19.8%-153.05%,为保障木材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张建国所在团队,提出了优良种源区概念,选出了一批材积平均增长超过20%的优质种源,研究成果已在《杉木种子区国家标准》中应用,全国推广造林57万公顷;提出了杉木大中径材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技术和低密度目标树培育技术,研究成果在湖南、江西、贵州、广东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杉木主产区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20%。木质(竹)重组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木材的供需矛盾,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速生林木材、竹材、灌木等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材料,攻克了“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制造技术”,成果可用于替代优质的硬阔叶材,产品具有性能可控、规格可调、结构可设计、环保性强等特点。
目前,已经在全国12省(区)大规模推广,2017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8年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重点推介成果。多年来,中国林科院选育出杨树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30个,材积增长20%以上,覆盖主栽区面积80%以上;创立了落叶松优良种质创制平台,定向选育出10个国家级良种,材积增益15%以上;研发了长三角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为维护沿海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突破了林木油脂能源化联产关键技术,促进了生物质资源在能源等领域对化石资源的有效替代……一系列生态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切实加强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有效提高了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护了更多更好的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基因资源和生物质能源,是低碳、环保、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也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林科院围绕精准扶贫,加强绿色富民实用技术集成,有效支撑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先后与北京、天津等21个省(区、市)开展全面科技合作;集成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资源高效利用等一批实用技术;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培训各类人员10万人次;推广高产抗逆油茶新品种,示范林亩产茶油超过50公斤;推广核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平均产量提高到每亩98公斤;推广紫胶优质高效培育技术,带动10多万农户和30多家企业参与紫胶生产……油茶是实现林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树种之一。多年来,油茶良种选育推广不断取得突破,全国选育审定375个油茶良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主推品种121个。目前,油茶产业实现了成熟化、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造油茶林面积约240万亩,每年低产林改造面积约270万亩,全国油茶总面积达6550万亩,2017年全国油茶籽产量达249万吨,茶油产量60余万吨,产值900多亿元。全国有30多万贫困户100万贫困群众参与油茶产业,户均实现增收2500元以上。
桉树是我国南方制浆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同时,桉树次生代谢物质由于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在食品、化工、医药、环境、能源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据统计,从1986年到2015年,我国桉林面积提高了近10倍,从46万公顷发展到450万公顷。
占人工林面积仅6.3%的桉林,已生产了全国1/3的商品材。从种苗培育到木材及其制品,再到林副产品,年总产值超3000亿元,间接效益则更大,还解决了近1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桉树工业原料林良种创制及高效培育技术”项目,研究至今已耗时长达20年,其阶段性成果在南方10个省份广泛应用,良种使用率提高6倍,从15%升至90%,提供苗木122亿株,辐射推广341万公顷,累计新增产值575亿元。
杜仲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林科院就首次提出了药用杜仲育种策略并开展了系统研究,选育出全球第一批5个杜仲良种“华仲1-5号”;根据国家战略资源杜仲橡胶等产业发展需求,提出果用、雄花用、药用、果材药兼用杜仲育种新思路。
特别是首创的既有良好生态维护功能、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杜仲雄花园、叶用林、果材药兼用林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及其系列技术,使杜仲果园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每公顷杜仲橡胶产量达600公斤,实现了杜仲培育技术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国推广杜仲良种10万公顷,增加产值约50亿元。
产业链已覆盖国防、军工、中药、健康食品等国家战略领域。2017年,“杜仲产业发展工程”被列为“十三五”全国林业产业重点建设工程。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核桃,富含丰富的营养素,深受老百姓喜爱。
中国林科院1960年就成立了核桃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在核桃苗木快繁与集约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核桃平均产量提高了3倍。其核桃微枝嫁接技术研究,使核桃嫁接成活率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为“中国核桃之乡”阿克苏地区等核桃产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牵头单位新成立的核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将以推动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和振兴乡村为目标,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以高新科技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对接,促进核桃产业增值增效,成员包括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等80多家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农林剩余物的有效利用,不仅解决了秸秆就地焚烧的“老大难”问题,也使林业板材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变得更加经济可行,更使林区农民获得了新的收入来源。
“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各种农林生物质原料转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利用“高品质燃气联产炭材料”“热能自给型高性能活性炭生产”等模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利用生物质燃气供热、化学法活性炭示范生产线;建成了不同规模、分布式利用的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工业化装置190台套,建成生产线200多条,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30%,新增产值100多亿元,农林生物质资源增值20多亿元,增加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混合材高得率清洁制浆关键技术”的突破,整体提升了我国清洁制浆生产技术水平,近3年来,通过技术推广,共利用枝丫材、小径材、加工剩余物等混合材原料及农作物秸秆1740万吨,林农增收209亿元。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化学品消耗减少20%-30%、节电35%、节水70%以上,实现了高得率制浆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化,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垄断。新时代描绘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站在新起点,中国林科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科学树木,厚德树人”的林科精神,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续写新辉煌,为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关键词:开云(中国)Kaiyun,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开云(中国)Kaiyun-www.czzhzs.com